AI大模型之下,科普何为?

从1955年8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被首次提出,到1956年6月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人工智能研讨会开启人类AI研发之路,至ChatGPT、Sora横空出世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AI大模型开发与应用热潮,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当前,AI大模型已在诸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不仅深刻影响了几乎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甚至在颠覆某些行业的整体业态。

科普领域也不例外。国内外已有诸多利用AI大模型生成科普内容的探索与实践。据不完全统计,亚马逊官网标注“ChatGPT”所著或合著的科普相关书籍超百本。我国AI大模型辅助创作的科普科幻作品也陆续面世,甚至有人工智能与人类作者共同创作完成的作品获得相关奖项。

PART 1

AI大模型改变了传统科普模式

AI大模型的图文视频生成与智能创作能力已经在科普领域得到了应用。它不仅能够有效协助进行资料收集、作品框架搭建、语法检查与用词优化、PPT制作、配图绘制,还能够提供思路与灵感启发,丰富作品内容与形式等。AI大模型的引入,提升了科普创作的效率,吸引了更多人加入科普工作队伍。

AI大模型的强大功能也使得个性化、定制化、交互式科普更为可行,改变着传统科普的供需模式和传播方式。AI大模型以智能分析结合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根据受众兴趣、需求来实现个性化的内容定制、互动体验,并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实现精准推送,帮助提高了科普内容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PART 2

原创权威优质的科普内容生产遭遇挑战

科学性是科普的灵魂。AI大模型在科普领域的应用,带来的首要,也是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科普内容的科学性问题。AI大模型内容生成的逻辑——以既有训练数据进行计算整合再输出——固有地面临科学性的挑战:未经完全科学审核的海量训练数据,尚不透明的生成算法,加之输出内容难以标注及溯源,都为生成内容的科学性蒙上了阴霾。虚假、谬误甚至伪科学的信息与内容可能被广泛传播,公众难以判断其权威性和可靠性,从而造成误解和误用,这不仅影响科普的公信力,有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尤其在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

与此相伴的另一个问题,是对原创性、创新性科普内容生产的冲击。AI大模型强大的生产能力提升了科普内容生产的效率,同时必然会挤压需要耗费更多时间精力的人类原创、创新作品的呈现空间。且一旦科普工作者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自主性、独立性的缺失,以及科普创作动力、热忱和主动性等核心品质的削弱,从而对科普创作良好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此外,能够兼具“科学性”与“通俗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性的优质科普内容,仍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AI大模型辅助科普工作的一大瓶颈。好的科普作品往往能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后者恰是直觉、情感、想象和习惯等人类创作者所特有的、难于被量化或规律化的个性化特征的体现,至少当前如是。AI大模型的科普内容生成,实质上仍是编程规定内的仿制,要达到优质科普内容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PART 3

让AI大模型成为科普的“好帮手”

除了上述提及的典型挑战外,AI大模型对于科普的影响还包括一些共性问题,譬如内容生成及传播中涉及的版权、意识形态、伦理与偏见、隐私与安全问题等诸多方面。在AI大模型时代,做好科普工作,除了推动技术升级,完善相关法律之外,依然需要各方携手合作、持续发力,推动AI大模型更好服务科普、赋能科普,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共同推进科普高质量发展。

规范引领、守护边界。当前,学术界、出版界陆续出台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使用边界指南及行为规范[1],科普领域也需及时跟进,加强研究,推动制定发布AI大模型服务科普的技术规范和行为指南,引导科普相关媒体、机构、互联网平台及广大科普工作者负责任地使用AI大模型,防止滥用和误用。

协同创新、共塑生态。各类科普主体主动参与服务科普的大模型训练,搭建跨学科合作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等科学知识供给方、科普专家参与其中,做AI大模型的“工程师”,共同推动科普服务大模型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为科普内容生产提供科学性保障,提升科普供给效能。

开放思维、提升能力。AI时代已经来临,张开双臂,勇敢拥抱,是应有态度。在实践中认识、理解、合理地使用,是应有作为。科普工作者既可以是AI大模型辅助科普的使用者,更是生成作品的第一位“读者”,这一身份,要求科普工作者既要当好“发球员”,也要当好“头道筛子”,以客观、理性的认知,以合理、规范的使用,让AI大模型成为科普的“工作搭子”“得力助手”;此外,更可以面向广大公众做好人工智能及其前沿技术的科普,帮助公众提升对其应用及风险的认知和辨识能力,推动人类享受智慧化科普新生态带来的福祉。

参考文献:

[1] 科技部2023年12月发布的《负责任研究行为规范指引(2023)》,2023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爱思唯尔(Elsevier)、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约翰威立国际出版集团(Wiley)发布《学术出版中AIGC使用边界指南》

作者:黄荣丽 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李红林 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

转自公众号「中国科协之声」作者「来论」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